光影镌刻文化根脉 镜头传递廉润初心 ——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持续开展廉洁文化公益服务活动

发布者: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发布时间:2025-05-21浏览次数:10

 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持续开展叙影志愿,廉润人心廉洁文化公益服务项目。项目团队先后走进戴震藏书楼与沙洲新村小区,通过影像记录与面对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,用镜头捕捉文化传承的坚守者与平凡生活的守护者,让廉洁文化在代际对话中焕发新活力。

  在4月9日开展的叙影志愿首期活动中,74岁的戴震后人戴永安在省级文保单位戴震藏书楼内,讲述了他与这座百年古宅的故事。从退伍军人到村支书,从公务员到藏书楼守门人,戴永安始终守护文化根脉:推动楼体两次修缮、捐出家藏族谱助力学术研究、筹备戴震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。戴永安每天九点开门,给访客讲戴家的故事,他朴素的坚守让古宅重焕生机。



  镜头前,戴永安回忆戴氏宗亲三天众筹修复江西祖坟的往事;访谈中,他详述戴震与《四库全书》的渊源,将典籍里的文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故事。文传学生拍摄的照片里,老人擦拭古籍的专注、讲解时的神采,都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诠释。



  5月14日,叙影志愿,廉润人心廉洁文化公益服务项目成员将镜头转向沙洲新村小区,记录下潘勇夫妇催人泪下的生命奇迹。面对因车祸成为植物人的妻子胡卫新,潘勇用六百多个日夜的守护创造医学奇迹:辗转三地医院举债救治,酷暑中坚持每日擦洗按摩,通过读报、讲述恋爱故事唤醒妻子意识。当胡卫新在康复训练中疼痛落泪时,他始终紧握妻子的手轻语鼓励,用平静的陪伴助其重获行走能力。



  亲情的关爱和细心的陪护,是比药物更重要的良方。潘勇的朴素话语与学生镜头中夫妻相视而笑的画面,共同诠释着廉润人心的深层内涵——对家庭责任的坚守、对生命承诺的敬畏。

  从守护藏书楼到爱战伤病,两个看似迥异的故事,在叙影志愿项目中形成精神共鸣。文传学子在活动中将镜头对准沉默的坚守者,使文化传承不再是铅字,而成为了可触摸、可对话的生命教育。

  后期,学院将把活动拍摄的纪实照片、口述文字及影像素材,系统整理为文化图册和系列微纪录片。这些鲜活素材将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线上线下摄影展、主题活动案例集、短视频平台全媒体矩阵等形式,成为面向在校大学生的沉浸式廉政教育素材库,形成记录-传播-互动的双向育人模式。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根脉与美德因子的影像档案,以青春化表达润泽校园,为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

(撰稿:蔡熠星、王思语;摄影:蔡熠星、王欣雨;审核:郑静)